【教培中心】立夏至 教育長
——蒲公英首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圓桌會議
花有陽光,美嬌艷;魚有流水,戲水歡;渠有活源,清如許;人若學習,耳目清。2023年5月8日隨州市外國語學校漢孟路校區全體班主任齊聚教科研之家,開展“立夏至,教育長”為主題的班主任沙龍,立足心理健康教育,聚焦班級管理,分享育人智慧。
圖1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生活中有好習慣,也有壞習慣。好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受用,壞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吃它的虧,想改也不容易。
每年九月,我們總會迎來一群活潑可愛的小朋友,他們歡天喜地的背上書包,滿懷期待與美好踏進校門,正式開啟校園生活。他們天真爛漫,勤思善問惹人喜愛;卻也頑皮淘氣,好似無法無天的“山大王”,總讓身處低年級的“孩子王們”幾多歡喜幾多愁。
張櫞尹老師以《讓習慣成為自然》為題,針對低年級的孩子紀律意識淡薄,處于生活習慣、學習習慣養成的初期現象,就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良好習慣展開分享。生活中,從自我服務、自我管理入手,引導小組合作,相互監督;學習中,科學規劃、巧用計時、及時總結,適時提醒;課余,家校勤溝通,家校同標準,同心協力,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適應小學生活,促使好習慣養成。
圖2(張櫞尹老師分享《讓習慣成為自然》)
“我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閃閃發光的金子,孩子們不只是班級中的一片綠葉,每個孩子都能在不同的時刻綻放成絢爛的花朵。”
一路成長,在低段老師們的精心呵護下,這群可愛的孩子步入正軌來到了高年級,他們有較好的生活學習習慣,集體意識,卻也總有那么幾朵特殊的“花兒”,正在以不一樣的“姿態”生長。高年級“園丁們”又有了新的課題。
吳倩老師以“集中注意力,點亮聚光燈”為題,針對高年級學生如何集中注意力、高效率投入學習展開研究與分享。案例表明,沒有哪一朵花從一開始就是一朵花,從一顆種子種下,發芽,生根,長出葉子,成長到長出花苞,都需要雨水的澆灌和身邊人默默無聞的教導,才有后來美好的樣子,開出來美麗的花朵。
圖3(吳倩老師分享《集中注意力,點亮聚光燈》)
“作為班主任,有些事情無法選擇,但我們可以選擇以什么樣的心態來做事,可以選擇用什么樣的方式來引導孩子。”
時光荏苒,孩子在長大,他們揮別小學生活,告別稚嫩的昨天,邁進了初中的大門。思維有多敏捷,行為就有多跳脫。他們或與同學談天說地,或與老師博古論今,但也總有“小秘密”恰似甜蜜的負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悄悄生長……
蘇岑岑老師以“班主任如何協調班級工作中的人際關系”為題,揭秘青春期學生心理,向大家分享了班級里的那些事兒。動之以情細心疏導,曉之以理講明緣由。
圖4(蘇岑岑老師分享《班主任如何協調班級工作中的人際關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人之事,我事之師。現場大家認真聆聽了三位老師的分享,并結合本班實際案例進行討論。
圖5——圖9(現場老師熱烈討論中)
一位優秀的班主任,可能一次不經意的談話開啟了學生蒙昧的心扉,對他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也可能一個鼓勵的眼神喚醒了學生心靈深處真善美的基因,從而成就他一生的美德……
圖10——圖12(三位老師分別點評并分享學習感受)
“其實,教師無非就是孩子們的朋友,在人生的某個特定時期,見證他們的成長。讓玫瑰成長為玫瑰,吐露芬芳;讓小草成長為小草,裝點大地;讓棟梁成長為棟梁,撐起長天。讓孩子成長為他們自己,就像塞林格《麥田里的守望者》的霍爾頓,讓孩子們像蜻蜓一樣,飛過來飛過去,只有等到他們跑到懸崖邊,才把他們捉回來,然后,放飛?!?/span>
圖13(政教處劉琴梅主任總結)
圖14
結語:教育是一條漫漫長路,需要我們奮然前行,不斷摸索;班主任教育是一幅美麗畫卷,需要我們盡心描繪,精心撰寫;班主任教育更是一項智力工程,需要我們開動腦筋,拓寬思維。只要我們真誠地捧出一顆愛心,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形成系統科學的工作方法,一定會干得非常出色而且游刃有余!
簡報人:謝萬方
照片:李秀林
審核人:肖章琴劉琴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