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整體視域下的小學英語閱讀課主題意義的建構實踐
王勤
《英語課程標準(2022版)》中明確指出,英語課程內容組織應以主題為引領,以不同類型的語篇為依托,融入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以單元的形式呈現。課程內容的六個要素是一個相互關聯的有機整體,共同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的持續發展。在小學英語閱讀課教學中,探究主題意義引領下的英語閱讀課教學設計,有助于學生把握閱讀方向,激發閱讀興趣,拓寬閱讀思維,提升閱讀素養。
一、 解讀單元整體,確立課時主題
單元整體視域下的主題意義引領即教師要基于主題意義來開展單元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認知、感受和內化本單元的主題內涵。
PEP英語五下Unit2 My favourite season ,本單元屬于“人與自然”范疇,涉及“季節的特征與變化、季節與生活”主題。通過對話、圖片、視頻、故事的學習,了解與季節相關的天氣特點、景色、所做活動等。要求學生能夠理解和運用本單元的學習內容,以“四季”為話題背景,談論他人或自己對四季的喜好和理由等自然相關的話題,培養學生熱愛四季自然景物、熱愛大自然、積極保護自然環境的情感態度。以下是從單元整體設計的角度出發,梳理了本單元各課時主題及學習要點。
單元主題 |
Every season brings its joy |
||||
主題語境 |
人與自然-自然生態-季節的特征與變化、季節與生活 |
||||
單元內容分析 |
課時信息 |
序號 |
教材內容 |
課時話題 |
技能和策略學習要點 |
1 |
Part A Let’s learn |
The features of the four seasons |
在語境中根據音、形、義學習四季詞匯。 |
||
2 |
Part A Let’s talk |
Draw my favourite season |
根據圖片和標題推測對話主題、語境及主要信息,了解各自喜歡的季節。 |
||
3 |
Part B Let’s learn |
Colorful life in the four seasons |
詢問和問答四季有趣的活動,表達對四季的喜愛。 |
||
4 |
Part B Let’s talk |
Popular seasons in different places |
在看圖、聽對話的過程中,獲取并梳理相關人物喜愛的季節及原因。 |
||
5 |
Part B Read and write |
Every season brings its joy |
體會分段式文本與課文主題之間的關系。用I like ...best.Because...書寫,向同伴表達自己對某個季節的喜愛。 |

二、 優化教學設計,探究主題意義
結合英語學習活動觀,教師需要從主題意義探究的角度思考應該如何進行教學設計,在師生互動中體現層次性,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進行理解、體驗、思考和表達。首先,要以主題語境為出發點,正確分析和把握語篇內容。其次,基于教師對學生能力的剖析,帶領學生在理解文本中建構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和思考。最后,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實現對語言知識的內化,探究主題背后的價值取向。
Part B Read and write是本單元的第五課時,要求學生進一步運用本單元的核心詞匯和句型描述四季特點,并口頭及書面表達自己最喜歡的季節及原因。學生能通過自主閱讀文段來提高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和閱讀技巧。
(一)讀前--創設語境,激活主題,拓展思維寬度
在閱讀前,要激發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與文本建立聯系。同時,應圍繞主題創設語境,讓學生初步感知文本。
1. 視頻導入,引入主題
T:Boys and girls,let’s enjoy the four seasons and sing together.
課堂伊始,教師先給學生播放一段四季特征的視頻,讓學生感知四季之美。輕快的旋律,瑯瑯上口的歌詞,快速將學生帶入本課主題。
2.實情關聯,了解主題
(After singing)T:We know we have four seasons in a year.教師介紹自己喜歡的季節和原因,并對學生提問互動:“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Why?”自由談話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大膽表達,打開思維的窗口。
3.情境創設,激活主題
PPT出示Vlog征集活動,教師創設情境“Robin想參加活動,他正在著手準備短視頻,以此來宣傳推廣自己家鄉的四季。Can you help him?”Robin需要尋求學生的幫助共同完成作品的制作,把學生迅速帶入到情境中。接下來,將緊緊圍繞主題展開學習活動。
(二)讀中--問題引領,探究主題,凸顯思維深度
閱讀中,主題意義的探究過程,實際上是對閱讀內容深挖的過程。通過創設層層遞進的教學活動和靈活有效的問題。引導學生與文本充分互動,深入探究和理解主題,促進學生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學習與發展。
1. 快速閱讀,整體感知
略讀環節:T:“Robin的視頻已經拍攝完成,想知道他喜歡哪個季節嗎?欣賞視頻,并找出關鍵句?!盩:“視頻雖已完成,但還沒有配音,同學們需要深入了解文本內容,為配音做準備”以情境設置為主線,整體感知文本。
2. 問題驅動,梳理細節
跳讀環節:Read and choose --Read the four pictures,and choose the right sentences.學生再讀文本,任務驅動下更深入地了解四季和相應的特征描述。
精讀環節: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內容預測,細節信息匹配,細讀文本,滲透閱讀策略。主要以問題鏈進行驅動,帶領學生分析文本,厘清思路,從而快速提煉文章的主題脈絡。問題如下“Why does Robin like spring?”“Why does Robin like summer?”“Why does Robin like autumn?”“Why does Robin like winter?”“What do you think of Robin’s video?”學生在詳細了解文本內容后,發表自己對視頻及文本的看法。同學們各抒己見--“Good job!”“Wonderful!”“I think...”從而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分析、評價,讓學生在積極思維的狀態下激活語言,提高閱讀效率。
3. 導圖繪制,文本重構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借助思維導圖理解和梳理文本主題在語境中所傳遞的意義,對文本內容進行復述,為后續的書寫做鋪墊,并實現對文本主題深層次的探究。
(三)讀后--遷移運用,升華主題,提高思維寬度
新課標中所倡導的英語課堂應該具有學習理解、實踐應用和遷移創新三個思維層次。為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鞏固和內化所學知識,并在語境中進行遷移運用和個性化表達,升華主題意義。
1. 配音展示,體驗主題
在跟讀文本和pair work練習朗讀之后,鼓勵學生大膽嘗試配音,幫助Robin解決實際問題。隨著輕快舒緩的音樂,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走出“以本為本”的閱讀障礙,滿滿的成就感促進情感表達,提高閱讀興趣。
2. 情感共鳴,升華主題
在學生厘清文本后,并不能停滯于此,而是引導學生進一步挖掘問題主題的情感因素,將文本的主題意義與自己的家鄉相關聯。T:“How do you think of your hometown?”“Draw the four seasons of your hometown or your favourite season.”畫一畫你家鄉的四季,或者你最喜歡的季節,并進行英文描述。學生完成書寫后,上臺與全班同學分享。此環節讓學生對本課主題“Every season brings its joy”進行了深度理解,以及對本課核心語言的有效運用。同時,挖掘出文本主題所承載的文化意義--Life has seasons.Every season brings its joy.Enjoy interesting activities.You will be happy and healthy. 教師在學生分享后,及時贊賞和點評,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內化語言。
總之,單元整體視域下的小學英語閱讀課教學要求教師在理解主題意義內涵的基礎上設計有效的活動。通過備課,確定主題意義;閱讀前,引入主題意義;閱讀中,探究主題意義;閱讀后,延伸主題意義等方式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拓展學生的閱讀思維,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
編輯:王勤
審核:張銀中
圖片:申瑤瑤
上傳:熊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