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課堂音體美 教研引領共成長
——2022年秋季藝綜組教學教研賽課小結
為提高學校音體美整體教師素質,進一步促進各學科的深度融合,本學期的教研賽課活動在九月份如期舉行。本次賽課以指導教師業務為宗旨,以課堂改革為動力,以落實知識、技能、思想教育三位一體的教學理念為目的,以促進課堂效果為目標,現將本次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賽課的契機推動教研活動的深入
每學期的賽課活動學校領導都是高度重視,參加賽課的每位教師都十分珍惜每學期一次難得的互相學習、切磋、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的機會,都做了充分準備,不僅查閱了大量資料,精心制作課件,而且虛心求教有經驗的教師。參與聽課評課的老師也在課后對賽課教師的課堂做了認真、詳細的點評和指導,使參與賽課的每位老師都受益匪淺,教研氛圍濃厚。
二、小荷初露,馨香四溢
盡管參與本次賽課的有很多年輕教師,但他們的一招一式已表現出今后良好的發展態勢,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他們將成為學校體音美教學的骨干和中堅。賽課課中,不少授課老師的課都給我們留下了較深刻的印象。馬瑤瑤老師語言親切柔和,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課堂結構安排合理,師生互動非常好,令聽課老師耳目一新;李旋老師的美術課專業素質過硬、基本功扎實,對學生指導到位,學生都得到了訓練,課堂效果好,這些都表現了我校教師良好的個人素質和業務潛力;杜方圓老師的激勵式語言,嚴謹的教學流程設置,在本學期的賽課中贏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三、互相學習,相互提高
本次活動從準備到結束,歷時兩個半月的時間,各學科的教師都能通力合作,合力鉆研教材,互相切磋、幫扶,每位老師都在本次活動中學到很多,這也是藝綜組老師們總能在各種活動和比賽中脫穎而出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成績中有不足,欣喜中有遺憾
語言不夠精煉、內容安排不夠適量、課堂上對學生的關注不夠等都在一些課堂中有所體現,這也是我們接下來教學研究的重點??傊?,本學期賽課活動,既為教師提供了教學交流、展示自我的平臺,也對我校的課堂教學水平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老師們在課堂上展現出來的智慧和激情,就像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給了我們太多的驚喜和希望。相信每一位教師在這次活動中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啟發和收獲。
都說音樂是聲音的藝術,美術是形體的藝術,體育是形體表現的藝術。讓我們再來重溫本學期賽課中的精彩吧!
體育篇
張再再老師《長繩進繩時機與游戲》
張老師通過游戲誘導引入,使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過程中學會了跳長繩的跑位,引出本節課的重點。通過循序漸進的游戲方法,使學生在無形中學會“8”字跳長繩的跑位,真正做到了在學中玩,在玩中學,培養學生克服膽怯、困難的堅強意志品質和團結協作的精神,體驗合作學習。
蔣芬老師《單腳起雙角落》
本節課蔣老師采用多種練習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常單跳雙落練習時向前跳的,但本節課為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進行了拓展,向右前方、左前方等多方向的跳躍練習,還有的嘗試了原地旋轉跳躍,結合助跑跳躍等,增強了學生的方向感和靈敏性。通過一人跳,過渡到兩人輪流跳,促進學生對單跳雙落技術更加深入的理解,發展學生的身體機能,教學效果顯著。
杜方圓老師《我是小小消防員》
本課杜老師參照新課程標準,結合消防教育特色,創設了消防教育活動,培養學生堅持勇敢的品質,鍛煉速度、靈敏等身體素質??鐚W科主題設置有助于實現體育與德育、智育、美育、勞動教育和國防教育相結合的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學習主題,如鋼鐵戰士、勞動最光榮、身心共成長、破解運動的“密碼”、人與自然和諧美等,在今后的教學路上這也將是我們全體教師研究的方向。
楊明鑫老師《足球教內測運球》
教學過程中楊老師讓學生的練習由易到難,由體驗感知到理性認識,在教學設計中采用游戲的形式組織學生學練,以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和培養學生的練習積極性。整個教學過程緊緊圍繞腳內側部位來設計練習方法。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小老師的作用,或是讓他們示范動作,或是還讓他們協助老師參與游戲的管理。這樣既幫助了學習技術有困難的同學,又使得他們在課堂上有事情可以做,幫助他們找到一種成功的感覺,讓學生從學會到會學。
趙聰聰老師《立定跳遠》
趙老師在本節立定跳遠的課中,用通俗易懂而且能帶動學生積極性的語言和教師親自示范,讓學生視覺和聽覺上受到沖擊。在動作具體教學上進行分解教學,通過喊一、二、三的節奏讓學生結合動作,徒手進行模仿學習,掌握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教學中合理運用器材,將學生的跳躍能力提高,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立定跳遠成績。
周揚帆老師《武當九式太極拳》
周老師在課堂中巧妙地導入,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為新授內容奠定良好的基礎。角斗是同學們最喜歡的游戲,楊老師利用學生的年齡特點,根據武當九式太極拳的內容設計了有趣的“比武大會”舉辦比武大會,孩子們以小組為單位,相互通過弓步扳手腕、雙人摸肩膀、太極平圓推手三場角斗。在課堂中利用比賽孩子們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他們個個信心滿滿,斗志昂揚。
音樂篇
肖嵐老師《萱草花》
肖老師在平時教學中就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參與的和實踐能力。本節課從欣賞我國流行音樂發展歷程中不同時期經典的流行歌曲作為導入,通過對課堂問題的思考探究,每個時期流行音樂的風格與特點來進行教學。緊扣時代脈搏的文化口味,契合時代精神的訴求。讓孩子們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掌握音樂,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去感受美,獲得美,培養鑒賞美的能力,促進自我的全面發展。
馬瑤瑤老師《小麻雀》
唱游是低年級學生學習音樂的主要形式,豐富有趣的唱游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節奏感、韻律感和初步的藝術表現能力,對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具有積極作用。馬老師在本節課的教學中融入演唱、演奏、編創、欣賞、律動、舞蹈等內容,唱游結合,寓教于樂。
陶倩老師《哦,十分鐘》
陶老師從節拍節奏入手,在聽賞律動中熟悉歌曲,再從旋律入手,在生易師難的旋律接唱中學習旋律,最后聯系學生的課間生活,對歌曲的表現進行不同力度、表情的處理,培養學生創造性的思維,讓學生積極思考,體驗不同的方法,讓他們在嘗試、探究中不斷的學習。
美術篇
李旋老師《美麗的紋樣》
李旋老師在課中讓學生同時欣賞圖案的外形、結構和顏色的特征。讓學生了解知識,掌握方法,從身邊最容易的入手,引導學生從身邊找圖案,通過紋樣讓學生思考自然花和圖案花的不同。把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有效的調動起來。
熊征老師《交通工具》
交通工具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物,處處都能看見在交通工具的身影,所以對于學生來說,交通工具是不會陌生的,它貼近學生的生活,因此熊老師選擇了這節課。本課源于學生的生活,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與共鳴。課中老師先帶學生觀察、討論了車子的基本結構。孩子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未來的車子會有哪有變化、增加什么功能,充分發揮想象,幻想出了很多新功能,并用手中的畫筆把戲心中的新型交通工具描畫出來。
周遠洋老師《擬人的形象》
周老師利用動畫作為導入,激發了學生對卡通世界的興趣,激起了學生發覺美、感受美、制造美的興趣。通過觀賞作品讓學生結合生活用品、交通工具、水果、植物及一些動物等的頭像進行擬人化。依據學生設計的擬人形象展開聯想,挖掘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將畫面畫完整。讓學生沉醉在自己所創作的卡通形象的故事情境中,激發他們的創作熱情。
賽課磨礪促花開,藝術魅力齊綻放!相信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藝綜組的教研之花將更加絢麗多彩!
編輯:張再再
審核:張銀中
圖片:呂晨
上傳:熊川川